二戰的時候,很多科學家知道納粹正在研究原子彈,他們很怕納粹真的研究出來,於是著急的要美國迎頭趕上
可是當時羅斯福並不重視,所以他們不僅找來愛因斯坦當說客,
還給他說了一個拿破崙的故事:

"在瓦特改進蒸汽機後不久,1787年美國發明家菲奇就把蒸汽機用做船舶的動力,製成了第一艘輪船。現在人們通常認為輪船是美國工程師富爾發明的。
富爾頓曾經請求法國皇帝拿破崙支持他研製輪船,並且說明法國可以用以蒸汽機做動力的艦艇立一支艦隊,打敗海上強國英國。但是拿破崙沒有支持他。最後被英國打敗"

當你說話的時候,是希望它發生作用呢 ? 還是 只要說出口就好了 ?
如果是前者的話,那就要注意說的時間,對象,情境,由你來說比較有效 或是透過別人說比較有效,
仔細想想說了之後,對方的反應會是什麼,他聽進去的機會有多少

很辛苦,可是想要有效果,就得這樣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pixs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